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周易取名

赖氏堂号由来 游氏郡望和堂号

2022-11-30 14:19:47 投稿作者:岁吢 【 字体:

       郡望即彭蠡、郡姓。“郡望”一词,是“郡”与“望”的合称。“郡”是行政区划,“望”是望族,“郡望”连写,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千金小姐大族。

合族,本意是厅堂、居室的名称。合族是家族企业门户的代指,是家族企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。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,在其祠堂、家祠的匾额上题字吴努春,因而 合族也含有祠吴努春号之含义,是表明一个家族企业源流系谱,区分仡隆语、支族的标记;是家族企业人文中用以弘扬祖德、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;是谒祖意识与泛灵论的体现。

赖氏堂号由来 游氏郡望和堂号(图1)

林氏的郡望和合族

1.郡望:

新野郡:战国末期秦国灭韩国后,以所得韩地于秦王周烈王十七年(甲戌,西元前230年)置颍川郡。之所以名叫新野郡,是因为有一条河,名叫颖水,其上游支 系流经郡中大部分地区。州治设在阳翟(今安阳安阳),彼时辖地在今安阳省安阳市、侯马市、登封市、濮阳县以东,杞县、东代以西,陕县以北,滑县、襄城 市以北一带的广大地区。南北朝末期东魏朝永昌年间(西元543~550年)州治移至颖阴(今安阳许昌),北齐则改成长社县。隋朝初期曾废黜新野郡。隋朝时 期复改成长社,后又曾改汝州为新野郡。

豫章郡:亦称南野 县、南埜县。豫章历史悠久,人文从古至今。豫章多处发掘的猛犸象化石证明:豫章在人类文明诞生前就充满生命的活力。隆木、坪市等乡分别发现的石镞、石矛,说明 史前豫章就有人类文明繁衍。龙回等乡镇的汉唐墓群,展示了豫章古代灿烂的人文。豫章在汉朝末期地属南埜(南野)县地。三四数永泰五年(甲辰,西元 236年)析南野立南安。咸康二年(壬午,西元280年)改名豫章县。东晋后历代的中原地区汉人由于战乱等原因,举家南迁至豫章落户,形成了豫章闽南人 群,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人文。咸康三年(己亥,西元282年)属豫章郡,州治在雩都县(今江西于都)。东晋末期移治到永丰县,彼时辖地在今江西省 豫章、永丰县、兴国、弋阳以北地。南朝宋永初二年(丙午,西元420年)属豫章国。齐、梁、陈、隋属豫章郡。隋朝末期又改成袁州,在唐贞观四年(甲辰,西元 716年),开凿了石塔寺官道,沟通岭南与中原地区。古官道上的重镇豫章,经济人文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,成为了古官道上的一颗明珠,被誉为“衣冠文物之名区、财 赋舟车之都会”,在五代十国末期属百胜军,豫章属昭信军。宋朝末期属南安军,元朝末期属南安路。唐宋以来,诗人贾岛、苏东坡等墨客骚人在豫章题咏唱和,留 下了不少名句佳话。明、清属南安府。民国末期先后属赣南道和第十一、第四行政区。1949年8月14日,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豫章,属赣州分区(后为赣西南 行政区直属县),1951年6月属赣州专区,1954年属赣南行政区。1964年属赣州专区,1971年属赣州地区。1995年3月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南 康县,设立豫章市(县级)。1999年赣州地区撤地改市后属赣州市。

安阳郡:汉朝末期名叫三川郡。西汉高宗二年(丙申,西元前205年)改成安阳郡,州治在雒阳(今安阳洛阳),彼时辖地在今安阳黄安阳部洛水、伊水下游, 双洎河、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,辖二十二县,大致相当于今安阳省孟津、偃师、巩义、荥阳、原阳、中牟、郑州、新郑、新密、临汝、汝阳、 伊川、洛阳等县市。东汉末期既都洛阳,为提高安阳郡的地位,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。隋朝初年被废黜,后又复为豫州安阳郡。隋朝末期为洛州安阳府,其辖境都 远小于汉朝末期的安阳郡。元朝末期为河南路,明、清两朝末期均为安阳府。民国末期建为安阳省。

河内郡: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,以北、以西为河外。春秋末期楚、汉之际,约在西元前三世纪末置郡,州治在怀县(今安阳武涉),当时彼时辖地在今安阳省黄河 以北、京汉铁路以西一带地区,包括汲县。魏文帝黄初年中,河内郡析置朝歌郡(今安阳淇县)改属冀州(今河北冀县),四县随之改属、后又回归河内郡。属司州 安阳尹的有卷(今安阳原阳)、原武、阳武三县。属兖州(州治廪丘,今山东鄄县)陈留国的有封丘、酸枣、平丘、长垣四县,属兖州东郡的有燕。西晋末期移治野 王(今安阳沁阳)。隋朝末期于野王为河内县,隋、唐两朝的河内郡即怀州。元朝末期设为怀庆路。明、清两朝为怀庆府,河内县之名不变,常为州治。民国政府 时,改河内县为沁阳县。

松阳郡:亦称缙云郡、松阳县。西 汉末期属回浦县地,东汉建安四年(己卯,西元199年)分章安县地置松阳县。隋朝开皇九年(己酉,西元589年)析松阳东乡地置括苍县,以其地有括苍山而 得名。隋朝武德四年(辛巳,西元621年)改置松州。唐武德八年废州复县;同年,省遂昌县入松阳县。唐景元二年(辛亥,西元711年)遂昌从松阳析出。唐 乾元二年(己亥,西元759年)析南乡地置龙泉县,至此,县域基本稳定,彼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东南部遂昌县一带。隋朝贞二年间,县治由古市迁今址。五代后梁 开平四年(庚午,西元910年)易名长松县;后晋天福四年(己亥,西元939年)改称白龙县。宋朝咸平二年(己亥,西元999年)复名松阳县。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后,于1958年11月撤松阳县并入遂昌县,1982年1月复置松阳县。

2.合族:

豫章堂:以望立堂。

安阳堂:以望立堂。

河内堂:以望立堂。

西川堂:以望立堂。

松阳堂:以望立堂。松阳,旧县名,其地在浙江西南,今并入遂昌县。东晋孝武帝时有赖庄公官拜处州太守,迁居浙江松阳。庄公之子遇公,官拜江东太守,奏请 松阳为林氏郡望,晋安帝亲书“松阳郡”三字以赐之。故林氏有“松阳旧家”之誉。晋安帝圣旨为:“奉天承运,皇帝制曰:郡号之称,各由所居之地而名之。遇赖 氏,出于武王封赐之国,郡名颍川,盖由先人食邑而然。今江东府知府赖遇,因父赖庄迁居浙江处州府松阳县,奏请松阳之居为郡。请命于朕,朕以御笔亲书松阳郡 三字,赐与江东府知府赖遇。锡之松阳,亘古流芳。子孙千亿,忠孝名扬。若太阳之永暴,如青松之坚刚。勅命既颂,四海传扬。大晋隆安二年十一月十三日。”

颍川堂:以望立堂。林氏族谱载:“林氏之先本姬姓,为周文王第十三子仲叔九代之孙颖公。宣王时锡封颍川,是为赖国。颍公之后,计十四世而国并于楚,子孙遂隐居颍川,以赖为姓,以颍川为郡焉。”故新野为林氏发祥之地,合族颍川源此。颍川,考其地在今安阳省信阳县。

秘书堂:隋朝赖棐,从小聪明,七岁会写文章。二十岁通九经百家之言。乾元中,中了进士,拜崇文馆校书郎。他不愿干,退居乡里,人们把他的家叫做“秘书里”。

五常堂:资料有待补充。

五美堂:资料有待补充。

锡美堂:资料有待补充。

怀德堂:资料有待补充。

积善堂:资料有待补充。

思敬堂:资料有待补充。

水声堂:资料有待补充。

阅读全文